“宁王”的好日子到头了?电池成本高达60%,车企争相下场自己造

在被问及芯片荒对汽车产能的影响时,蔚来汽车李斌曾表示:芯片短缺影响可控,电池供应才是最大的瓶颈。无独有偶,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直言:未来2到3年,电池将成为阻碍特斯拉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7月底,广汽董事长在公开场合也说,目前动力电池占到整车成本的60%,并“笑称”自己在为宁德时代“打工”。

因此,如今车企下场造电池,已不再此前的“不务正业”。而宁德时代的“好日子”,似乎正在被终结。

新能源汽车时代,捧红了特斯拉,也让专精电池制造的宁德时代,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独占鳌头的快感。自2017年首次登顶销量冠军后,宁德时代常年在动力电池领域稳压松下、LG化学,而到今年,宁王的优势也终于达到了顶峰。

根据韩国SNE整理的动力电池市场调研报告,今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为157.4GWH,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就达到了53.3GWH,占比高达33.9%,几乎相当于二三四名的总和。

不过,巅峰之下,并非万年稳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动力市场的电池供应已经趋近饱和。按照宁德时代、比亚迪、LG、松下、亿纬等21家电池厂商披露的产能规划,2025年之前,全球动力电池产能预计将超过3100GWH,对应新能源汽车7000万辆。

要知道,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不过650万辆左右,即使最乐观估计,按年复合增长率30%来计算,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才勉强达到2800万辆。

可以说,电池产能过剩,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出意外的话,“车企求购电池”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各大电池厂挤破头,去推销自家的电池。

为摆脱“宁王”拿捏,不少车企纷纷推出了第三代电池技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作为对抗宁王的第一回合。

继特斯拉成功量产搭载CTC的“毛豆Y”之后,国内厂商零跑,也完成CTC相关的性能测试,并将其用在了今年新推出的C01系列轿车中。与此同时,比亚迪另辟蹊径,研发出了完全不输于CTC的CTB技术。与各大车企的竞相起舞相比,“宁王”在CTC方面的布局则有些后知后觉。

按照宁德时代的发展规划,直到2025年,宁德时代才能推出自身主导的CTC技术。显然,在第一回合,宁王有些落了下风。而就在宁德时代仓促布局CTC时,不少车企又在固态电池这一新战场,引爆第二轮“电池自主化”之战。

如果说CTC是通过调整电池装载模式,使车企拿回了电池自研的部分主导权。那么固态电池的出现,无疑是令众多车企,迎来了电池全面自主的新契机。

目前已有的动力电池,无论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格力的钛电池,还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均以成分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作为导电介质,而固态电池,则是以氧锂化物、锂硫化物、高温聚合物等固态物质,取代了传统锂电池的隔膜电解液。

电解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使固态电池具备以下两个突出的优势:

由于能够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固态电池使汽车的续航能力大幅提升。比如蔚来EC6搭载的150KWH电池包,仅是应用了原位固化的半固态电解质,续航能力就达到了910公里,而更先进的全固态电池,可以支撑汽车稳定续航1000公里以上。

相比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基于物理形态的不易燃、耐腐蚀、零挥发特性,也让电池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令其对温度的适应性更强。在性能实验中,固态电池可以在-25℃到60℃的宽温差范围内,维持正常运转。

简言之,固态电池整合了当前主流动力电池的全部优点,被众多车企公认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代表,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在围绕固态电池展开研发规划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自研+自产”的发展模式,而缺乏独立产线的车企们,也在攻关固态电池时,有意绕开了宁德时代。

比如大众汽车为解决固态电池供应问题,和瑞典NORTHVOLT合作建设了年产能40GWH的电池工厂;国内东风风神E70的固态电池,是东风和赣锋锂业合作研发生产的;而一手扶持宁德时代的宝马汽车,近期被韩媒曝出,已经和三星SDI洽谈固态电池方面的合作了。

客观来看,各大车企之所以能随意入局电池研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动力电池的技术门槛,并不是太高,以及宁德时代此前太过强势。

正如某车企高管所言,如果一家电池企业掌握的技术优势,仅是0.01%的合格率的提升,那么其坐拥万亿市值与巨额利润,就多少有点“高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