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复旦 “一计划两中心”不停摆
疫情下准封闭管理的复旦校园,在持续建设中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一计划两中心”(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正持续运行。许多80、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马不停蹄。实验室里,他们在推进项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团队所需数据的源源不断。
“科研道路上分秒必争,和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不会感觉孤单”,关机、清洗、抽真空、校准、上样、更换流动相……在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分子表型蛋白质组平台,2020级博士生谭素北正在为仪器做清洗维护,性能每日一检,清洗每两周一次,这是科研项目背后,为保证实验数据精确度的仪器运营管理日常。
“我们的科研任务是研究健康人群与各类重大疾病人群的蛋白质组学,发掘潜在的生物分子标志物,用于疾病诊断筛查、治疗指导与新药研发,这离不开设备的精密保障和数据产出。”当前,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正处在结题冲刺阶段。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也是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员之一,谭素北选择在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留守实验室。
分子表型代谢组平台科研助理陈龙龙则守护着实验室里的26台仪器。前处理样品,上机采集代谢物浓度数据,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供校外同事分析处理……准封闭管理以来,他已完成了近300个血浆样品的前处理。“代谢小分子是非常重要的疾病生物标志物,我们平台现已可以对一千两百余种代谢小分子进行定量检测。”陈龙龙说:“我们每一名研究者都是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一个小环节,守好自己的岗位出一份力,将来为精准医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要能继续做实验,把科研项目稳步向前推进,就是与平时无异的‘寻常一天’”,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陈振森所从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很依赖影像中心的高端磁共振设备,准封闭管理期间能与这些设备在一起,他感到“时间没有荒废,很心安”。
接到校园准封闭管理的通知后,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丁铭立马收拾衣物和日常用品,赶回了张江校区。她在做的研究是通过动物实验来揭示神经和疾病认知功能机制,准封闭前刚造了一批模型,打算对于啮齿类动物开展情绪行为实验,研究大脑如何对于疼痛神经网络进行调控,需要在后几天采集数据。“如果这时候不在实验室的话,前期的很多工作就白费了。”
面对特殊时期的生活环境,丁铭坦言,来的路上还有些顾虑,担心住宿、洗漱是否能得到保障。“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院里第一时间提供了行军床,还买了一台热水器给我们用,科研之余也和留守的其他老师同学们相约运动健身,这些日子也有别样的趣味。”她笑称:“现在不用跨校区过来,每天和实验动物‘小可爱’们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更长,感觉动物们都快认我做‘铲屎官’了。”
“芯片的研发正是不断验证、调适、改进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离开”,在校园的“气泡”间流动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实验室内,仪器仍连轴运转。
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微电子学院教授张卫团队已在集成电路新器件新工艺研发上深耕了数十年。疫情期间坚守在一线的团队成员孙清清教授说:“我们团队在科研上一直与工业界深度融合,现在正在对新一批流片回来的样品做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问题,再反馈给流片企业,提出器件和工艺的优化方案。哪怕99%的存储单元已达到了目标,我们也要继续攻克那剩下的1%。”
而要找到这1%,背后是入细入微的持续探索。每颗芯片均含400多万存储器单元,每项性能又需逐一测试验证,这样测一批芯片下来,往往需耗时数百、乃至上千小时。这些日子里,团队一直驻守实验室。“这些步骤虽繁杂,却很关键。芯片的研发正是不断验证、调适、改进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离开。”孙清清说。
融图像传感、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于一身,放置于可食用的胶囊中服用进体内,传输身体健康“信号”,未来有望助力智慧医疗……研发出这样的芯片,是青年副研究员许凯当前的目标。
青年教师公寓与张江校区仅一街之隔,准封闭管理以来,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又便于研究人员前往实验室,每15分钟一班的接驳车搭起了桥梁。早上8点乘上班车进入校区,傍晚18点再搭最后一班车返回公寓,许凯每天依旧“泡”在实验室里近十小时。“我们的中心在张江,有地理上的优势,能及时跟进产业界最新动态,从而在实验室里开展前瞻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