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先张扬的元宇宙造车实验
新能源汽车时代,当智能化、电动化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后,有人开始试图颠覆整个造车的方式。
疫情期间,因在家憋得太久,便在网上报名了一个元宇宙共创造车的项目。活动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每一位成功报名的选手都会收到主办方提供的一套VR工具,方便大家在元宇宙里碰面、交流。
和宇同组的是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这个比赛最特别的地方是他的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自己是汽车行业内的,所以很想看看行业外的人对车辆设计有什么想法。”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宇和搭档组成的ALL IN 3.0小组成功完成了作品的设计环节。
宇介绍说,这辆小车以神庙逃亡等游戏为灵感来源,驾驶它出门,每一段旅程都是在收集现实中的“金币”,即碳积分。收集到的碳积分会自动记录在个人碳账户上,并生成个人专享的NFT永久保留在元宇宙中,突出未来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
从这次比赛的结果中,主办方将选出一款设计投产,并面向欧盟市场销售。车辆等级是欧盟认可的L7E级小车。
欧盟对L7E四轮车的定义是:不包含电动汽车电池重量,载人车辆净重小于400KG,载物小于550KG,最大净功率小于15KW,最高车速45KM/H。此外,驾驶者需年满16周岁,并申请驾照。
当被问及花了多少时间完成整个概念设计时,宇说一个月大概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吧。
“所以你是疫情期间比较空闲报名了这个活动吗?”
“并没有,”宇表示抗议:“其实我们很忙的,就算疫情期间也常常加班。我都是业余时间做的,有时还得熬通宵。”
在小组分工中,宇主要负责的是车辆外观设计,而关于NFT等概念性的内容则由更熟悉这个领域的搭档负责。
除了碳积分概念,驾驶ALL IN 3.0小车,每到一个特殊的景点还会获得一枚神秘NFT,车主可以将图案通过专属门店生成车衣贴在车上。
“因为可行性在评分中占比还挺大的,所以我们其实并没有把概念做得太先锋。”宇表示,“这款车最大的特点是环绕车身的一块大屏,你可以在上面分享去过的地方,在听的歌,别人还可以在你的车上发弹幕。”
“这个是不是和现在车企做的那种智慧灯语有点像?强调和车外行人的交互。”
“这个还不太一样。现在的灯语是主动投射的,我们这个就是被动展示,你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OMEGA小组共有四人,设计时考虑更多的是车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更多地强调情感,OMEGA的设计灵感来自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WALL·E和EVA,车辆被设置成一种可以与人和其他车辆交流的生物。动画头灯可以显示状态和面部表情,内部CMF则采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仿生纹理设计。
担任外观设计的木马表示,未来的车辆将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交通工具,而会更像智能助手,可以和人积极互动,甚至形成类似于宠物和主人的纽带关系。
而当被问到认为未来的车会是什么样子时,宇觉得未来大家的购车需求会降低,因此外饰设计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反而是内饰,是座舱的设计。
今年初,PIX MOVING开启了DEAUTO HACKATHON的招募。这是一场去中心化汽车黑客马拉松,目标是采用DAO,即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方式,在VR中完成一款L7E级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同时每一项作品都将以NFT形式确权。
经过一个月的比赛流程,DEAUTO HACKATHON活动共产出九组设计作品,除了ALL IN 3.0与OMEGA的作品,PIXEL小组独特的设计也吸引了智驾君的注意。像素化的设计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此外,另外六个小组也展示了其设计成果。此处我们简单展示一下各组的作品。
每一个作品,都和我们今天对车的认识有些不同。
你更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呢?
PIX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基于社区,探索去中心化造车的模式。
而为这种模式提供支持的,是PIX滑板底盘制造商的身份。
滑板底盘集成了整车的动力、制动、转向、三电模块等,可形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区,通过预留的电气和车体接口与上车身连接,参赛选手只需要对上车身进行设计即可。
此外,在整个活动环节,PIX也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包括工程和设计相关的多场导师演讲,智驾君也有幸受邀参加了其中的两场。
所有参赛选手一起坐在SPATIAL空间的大会议室里听演讲,是一场在虚拟世界里的相会。
当然,宇也表示,在传统车企做设计其实每个人需要做的只是一小部分,即便是作为外观设计师,他产出的图片离最终成型的外观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只有当车型的概念草图通过后,才会开始后续更细节的设计。而PIX此次的活动则需要参与者完成整个设计的流程。
“其实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很短,就算是在车企做前期概念的设计,一般也会有更长的时间。”
“虽然你们最终看到的只是一张图,但是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就画了一张图这么简单的。设计不是一开始你就知道要这样子画的。”
OMEGA小组的KOI还在上学,她觉得最遗憾的也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所有想法表达出来。
不过,PIX方面的活动负责人表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收到这么多完整的作品确实非常惊喜,而且有些作品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据PIX官方表示,这个阶段只需要完成整车的概念设计,后续还将通过社区的共创来完成工程部分,以及后续法规、检测等问题,并最终实现成品的落地。
对于活动选择的车型,PIX打算如何落地并实现量产?在这场实验性的共创造车活动后,PIX后续对这种形式有怎样的规划,又将如何颠覆造车模式?我们也连线采访了PIX的CEO喻川。
喻川认为,今天我们看到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主要还是电动化和智能化,是车辆本身动力系统与智能化水平上的变革。而在汽车开发流程和制造模式上,今天的主机厂还是延续了传统自上而下封闭的造车模式。
“这其实不太利于产业真正变革的下一个阶段。”喻川表示。
“所以我们做这个活动,一方面是希望基于滑板底盘进入整车领域,二是尝试利用NFT、WEB 3.0这样去中心化的方式来探索汽车产业开发和制造流程的范式变革。”
DEAUTO即DECENTRALIZED AUTOMOBILE,去中心化的造车方式。PIX基于其滑板底盘,发起了DEAUTO社区,同时探索由社区驱动的去中心化造车模式。
PIX表示,DEAUTO社区的愿景是构建汽车和机器人产品的隐私保护、低碳制造、技术民主化、用户参与创作,而不是传统的以封闭的方式造一辆车,让用户被动地去接受一辆已经造好的车,接受千篇一律的外观与内饰。
从已经公布的方案来看,至少在外观与内饰的个性化上PIX此次活动已经实现了目标。
根据喻川介绍,此次活动选择以一款L7E小车落地,首先是考虑到法规方面的要求。由于造车牵涉非常复杂而漫长的产业链,对于初次进入整车领域的PIX来说,在进行创新尝试时,希望以更谨慎的态度,从法规要求较低的L7E车型入手,以验证整个开发流程。
而关于此次L7E小车面向的群体,喻川表示,车辆将分为搭载辅助驾驶和全自动驾驶的版本。前者主要面向C端用户,后者则主要用于物流和观光等B端场景。因为要面对载客和载货两种场景,因此最终实现量产的车型也会进行模块化设计处理,使其可以调整适应不同场景。
对于C端用户,喻川表示,主要就是欧洲年轻人的城市通勤场景。由于欧洲城市普遍较小,且街道狭窄,而且有些国家对L6E,L7E级别的小车免收停车费,此类小车在欧洲很受欢迎,同时也符合其环保低调的理念。
在完成设计环节后,PIX将从提交的作品中选择一款进入后续工程化环节。工程师同样将在DEAUTO社区招募,涉及车身、性能、内外饰和总布置工程等多个不同的环节。此时设计师与工程师之间也可能需要沟通协调,为实现可行性进行调整。
此后,经过工程化开发、原型车开发、测试迭代、量产模具夹具与量产产线的准备,以及法规认证等一系列环节后,PIX将正式推出其首款车型。
“这个过程预计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差不多到2023年三四季度能进入量产。”
同时,由于涉及到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喻川也就车辆数据安全的问题做了解答。
由于涉及到隐私问题,喻川表示,车辆主要数据还是会交给开源组织托管,确保去中心化和用户隐私问题。如果需要使用数据进行自动驾驶训练,或产生其他经济效益,PIX也将首先征得用户同意,并采用与用户分成的形式使用用户数据。
而当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喻川表示,对PIX来说,其中心化主导的部分还是以滑板底盘为主,造车更多的是一个打样的过程。PIX希望能通过DEAUTO社区来完成整个开发、运营的环节,从中招募设计、开发团队,甚至投资人,将DEAUTO社区打造成一个基于滑板底盘的开发者生态。
而且,喻川表示,目前其实也有主机厂对这种形式表示出一定的兴趣。对主机厂来说,这种共创造车的方式可以从早期就和潜在用户发生接触,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降低工厂开发新车型的风险。
OMEGA小组的零认为这种造车模式一定是可行的,就像今天独立设计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传统主机厂提供设计服务。不过,也有某汽车设计公司的员工表示,这几年其实主机厂更多希望设计也能由自己掌握,因而都在打造自己的设计团队,甚至直接收购设计公司。
当然,喻川也表示,对主机厂来说,这只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在固有的体系之外,获得更多不同的信息与想法。
而PIX想要的显然是走得更远。在整车领域,PIX的愿景是将DEAUTO社区打造成一个车辆开发平台,并基于PIX的滑板底盘孵化多个品牌。
此外,据智驾君获得的消息,PIX已经与奥迪子公司ITALDESIGN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乘用车级别的超级滑板底盘。喻川表示,中低速车辆与高速车辆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当发展到乘用车时,PIX还是会希望与更专业的工程公司合作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滑板底盘制造者,PIX认为自动驾驶将改变未来城市的格局。基于滑板底盘的模式将让造车变得更加简单,而当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后,车辆的属性也将发生改变。它将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更多的是一种基础设施。
据喻川介绍,今年底至明年初,PIX将实现其ROBOBUS的量产,届时将招募诸如健身房、小型企业、线下门店等实体在车上实现移动业态。
滑板底盘也是近年的热门,基于滑板底盘使造车门槛大大降低,也使共创造车成为可能。PIX的实验是否会成功?我们且期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