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里维安与中国电池供应商,有合作可能吗?

里维安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徒劳地把中国供应商拉到美国,而是自己主动趋近后者。

里维安(RIVIAN)11月10日IPO的时候,比投行们预想的还要火爆。

夏天的时候,38岁的里维安CEO斯卡林格大胆地说道:“投资人认为里维安值800亿。”此言遭到批判和嘲讽,其中包含贝索斯(亚马逊参与多轮投资)的“一生之敌”马斯克。这其中媒体的引战必不可少。

事实证明,投行们低估了市场的疯狂。一周之后,截至美东时间16日收盘,里维安市值站在1400亿美元之上,暂时挤掉了大众,列全球车企市值第三位(前两位是特斯拉和丰田)。

10月路演的时候,外界还不清楚里维安到底是否履行承诺,实现9月份交付。马斯克也不清楚,他尖刻地质疑,“好歹10亿美元估值应该对应交付一辆车吧”。

现在披露的数据显示,9月份交付了156辆。在每月交付数万辆乃至数十万辆的传统车企眼中,这点交付量和零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仍是有区别的,如果是货真价实地交给非特定个人消费者,表明里维安的供应链、产品和营销模式,都走通了。

市场事实上认同这一点。在2019年里维安就已经把电池模块和底盘问题,从技术上搞定了。这种创业企业,在开始阶段,车型成功机会只有一次。里维安瞄准美国市场最火热的5座皮卡和7座SUV,是可以预料的选择。

里维安设计的电池有3个规格:180度电、135度电,未来还将有105度电的低版本方案。快充160KW,在当前这个数据很一般。鉴于皮卡和SUV对Z向尺度不敏感,所以可以排成双层电池,中间夹冷却板。这种“三明治”设计,是电动皮卡的通行电池方案。福特电动F150也是这个设计,这不是巧合。

因为两者在技术上有合作。R1T(皮卡)和R1S(SUV)车型,都使用SP平台,福特负责开发,里维安向福特支付了7400万美元的原型车开发设计费用。

在福特看来这简直气死人。里维安能做的事,福特全能做;里维安不能做的,福特也可以代劳。福特的设计、研发、软件能力、产能、供应链管理、品牌和营销,完全没有问题,久经考验,但只有初出茅庐的创业企业市值的一半。这上哪说理去。

拿汽车市场的逻辑套资本市场,很可能吐血。福特就算立马实现100%的新能源产能,市值照样比不过里维安。因为在公众的印象里,它就是诞生100多年、如今行动迟缓的家伙。在这里,历史不是底蕴,而是包袱。

都说品牌形象是虚无的,完全依赖产品说话,但现在里维安的初始产品设计开发,都是福特搞定的,恰恰是形象因素分化了两者。

在投资者看来,这代表两家企业不同的行事方式,也预示着它们通往不同的道路。福特正试图逆天改命,让“一部分”的自己重新焕发光彩。

车型设计可以假手于人,但供应链不行。里维安一开始选择的是21700圆柱电池,就是松下给特斯拉生产的那种。而美国市场上流行的电池方案就两种:圆柱和软包。圆柱方案就特斯拉一家;软包方案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后几家也在尝试圆柱方案,避免通用汽车和LG合作出现的被动局面。

现在里维安“逆练经脉”,由圆柱向软包进发。里维安开始选择了三星SDI为其提供电池,这意味着里维安运用软包方案已经接近成熟。

在美国一直不大得意的三星SDI,给予里维安大客户待遇,尽管后者目前的订单量不值一提。除了给斯特兰蒂斯供应电池之外,三星SDI已经决定在里维安工厂附近新建一座电池工厂。这种做法颇像松下和特斯拉的合作模式。

最晚在今年4月份之前(很可能在年初的时候),里维安就私下里接触过宁德时代。双方停留在讨论的初期阶段,原因没有披露过。

无独有偶,在今年6月,苹果也先后接触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希望后两者至少能谈成一个,成为苹果汽车的供应商。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决意使用磷酸铁锂(LFP)方案。如果LFP不是全部,至少也将在预期的大部分苹果汽车上搭载。

传言称,苹果要求中国供应商在美国设厂,就建在总装厂周围,苹果将为供应商在美国投资“提供便利条件”。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儿,宁德时代因为当前中美投资氛围的判断,压根不愿意投资美国。比亚迪在2013年花2.3亿美元投资过电动大巴的组装厂,但后来没有新投资的意愿,电池方面的投资更是没兴趣。

2018年开始的贸易摩擦,打消了中企对美国大规模投资的想法。他们不知道,有哪些投资会被视为“国家安全威胁”。就算中美关系表面上还过得去的奥巴马时代,也有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三一重工”收购美国一家风电厂的案例。

按照普通人的认知,风电厂的业务不涉及安全,但风电厂的选址则未必。现在美国反华的氛围要狂热得多,国家安全的概念已经被肆意扩大。

电池厂几亿、十几亿美元的投资损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将丧失其他方向的投资机遇。一旦双方矛盾再次激化,中企在美投资,将成为一个上好的“肉票”。送肉上门的蠢事谁肯干?

里维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提美国建厂需求,中国供应商宁可损失大客户,也要规避投资风险。就算中美能对投资安排达成协议,也很难化解中企恐惧。因为美国向来善于用某个“积灰”的联邦法甚至州法,否掉已经承诺的国际义务。

这和美国公司放心投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特斯拉2018年在中国落地)。

里维安的国际化路线,可能比特斯拉更早、更激进。斯卡林格曾经放话称将推进欧洲设厂,2023年底生产商用车。之所以选择商用车,因为无论什么皮卡,在欧洲都没有受众。虽然现在里维安在欧洲啥都没有,但大家都将其视作下一个特斯拉。

在资本蜜月期,牛吹大点也能被包容。斯卡林格也在9月份的时候称,“将尽快投资中国”。这时候,IPO已经箭在弦上,斯卡林格的举动,被视为拉抬估值的话术。

但谁知道呢,特斯拉说投资中国的时候,不是也遭到华尔街的嘲笑吗?

里维安来中国将能轻易组织起更便宜、更便捷的本地供应链。唯一的问题,则是里维安缺乏合适的产品。无论皮卡、大SUV还是商用车,都不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主菜。

如果让里维安做大,它早晚走向自研电池,甚至自己投资电池制造。当然,只是小规模的“备胎”,不会妨碍主供应商的地位。而大的主机厂,都有一供、二供,甚至三供。

在美国,里维安没有太多选择,三星SDI的供应能力屡被质疑。也就是说,里维安在本土很难快速成长,除非它早点走出来。所以,里维安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徒劳地把中国供应商拉到美国,而是自己主动趋近后者(文/《汽车人》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